查看原文
其他

习茶 | 岩茶“电焙”和“炭焙”精微之别

2016-02-16 北茶无二 海峡茶道
点击上方“公众号”可以订阅哦!


要记得《海峡茶道》更名《茶道》了哦!
应友人相邀,
共试已封存数年的两箱“作品”,于是,关于岩茶“电焙”和“炭焙”精微之别的话题由此推演开来。

   缘  起    ■


友人说,这两泡茶,均来自相同地域、归为一堆、但却由不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高枞水仙。

它们于2010年底同时精制完成,几近售罄之后,于2013年底封箱,这次开箱,仅为检验其品质以及内在的变化。


   茶  况    ■

两泡茶各称7克,落入杯中,声音犹如金石;冲入100℃沸水同时泡开,汤色透亮,透过光线映出的橙红色茶汤,煞是好看;仔细嘬来,干茶里的酸香在又茶汤中溶出,干香与水香的统一,饮后确是令人为之一振。友人遂大喜道:“这两号水仙,有戏!”


五六道茶泡下来,两者大抵上并无甚大的分别,汤色均是相似,从橙红至橙黄色稳定地渐变,只是其中一泡茶的酸香里带着更鲜甜的花香,而另一泡却是酸香而厚味,汤水也更细腻了些。

  分别心  ■

在友人的口中,并无所谓 “电焙”或是 “炭焙”之优劣,最关键处还是这操作器械之人。

善焙之人,无论是起用烘干机或是炭火,这都是趁手的,而技术不精之人无论使用什么怕都是不成的。

就像那两道水仙,起用烘干机这焙出了带有甜味、有层次的鲜香,而用炭火者也焙出了炭火独有的厚味与细腻,这两者即发挥了各自工具的特性,也发挥了茶性,这便是极懂茶的焙茶人。


在我们又将两泡水仙冲了几道后,我便问起了“烘干机”与这“炭火”这两者间的具体区别。友人大口啜了口茶便又说了起来。

话说友人善焙,名达于乡里,在他口中“烘干机”这玩意这可叫一个“技术活”从烧火、预热、上焙、下焙,这也就是个眨眼的时间里几百斤茶就这么地下来了,四个字“责任重大”,一个看不准的话,不是焙坏、要不就是没焙到位,而碳火却还有个调整的机会,可是“炭火”却更是繁琐,步骤多,手工活,你不光得看懂,还得上手,要不也焙出不来效果。

  “转了”  ■

友人用当晚的那两泡水仙做起了示范,友人告诉我,那泡厚味的水仙就是“炭火”精制,而鲜甜的那泡则是用“烘干机”精制的。

左为电焙的,右为碳焙的

炭火烘焙有红外辐射,热量多是由内向外的,所以内里的糖化反应强烈,性质转化彻底,所以便有了类似焦糖的厚味与细腻。而烘干机,它的烘焙速度快,在烘焙过程中香气损失较少,且那次烘焙的水准较高,焙火到位,所以多年后,它的鲜度始终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也并无反青味,与炭火焙的一样,出了酸香,行话就叫做“转了”。

 别绪  ■

这茶是极好的,喝完后整个人的身体都处在一种舒适的放逸之中。分别前,问及友人:“何时能品?”“下次就要再过上三年或是五年了。”


不禁,对这茶不免多了几分留恋。留恋它们在今夜里所带来的美好,茶里的酸香还在我的口中萦绕,心头怕是有百感相交,只是不忍,不忍离别,就借用沈伊默君的一句诗,再会吧我的朋友。



编辑 | 易清流

(内容选自《茶道》杂志2016年01月刊《岩茶“电焙”和“炭焙”精微之别》一文)


《茶道》史上最轰动的“送暖炉”活动已结束,还想购买的茶友,

请扫描或长按以下图片中的二维码,进入购买通道。

原文链接—— 收礼吧 | 快递截单前,100个暖手炉免费送!(围炉煮茶,茶香炉火伴新年)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